查看原文
其他

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丨第四届“全人教育奖”

王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9-06-13

周春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周春梅老师是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教师之一

想见证本届“全人教育奖”的揭晓

就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报名参加颁奖典礼吧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颁奖典礼


周春梅是个典型的读书人:每日手不释卷,读书是她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时代她偏好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自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周春梅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担任语文老师,工作后她的阅读逐渐转向西方经典,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黑塞等人“撄人心”的作品。她还会收集与阅读中外作家们的读书笔记、创作手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阅读也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历史、教育等领域,近年来更偏重第一手资料的史学家的著述与各类通史,希望能获得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周春梅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追寻真善美,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格。她希望在伟大的作品与学生之间搭一座桥,更希望用爱、时间、心力和智慧,引导学生从小教室走进辽阔无边的世界,在此过程中,学生和她都融入“伟大”,实现成长。


阅读与教学


她的阅读:如旷野上的树


在周春梅眼中,阅读应当是随性自然的。人与书的相遇,如同人与人的邂逅,有其不可言说的奇妙。而随性自然,又并非如转蓬般漂泊无着。她喜欢这样形容一种理想的阅读:“如同树的生长”——一些重要的母题如同主干,由此不断延伸出新的子题、相关的作家作品,如同枝叶围着主干不断生长。在阅读中,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则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


回顾她这些年的阅读,有一些词可作为关键词,构成她自己生命的根基:美丽的诗性、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坚忍正直的品格、健全的理性。她在文字中寻找现实中鲜有的活泼生命力,那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坚韧与野性,是旷野上的自由,以此对抗刻板、功利、奴性与异化。


经典无疑是这些根基最重要的养分来源。至于如何阅读经典,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拿起原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进心里去


著名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曾说:

她读的书,远远超出专业需要,视野与经验,逐步渗透于教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许正是她的教学优势,作为带领学生的读书人,能在更广阔的层面带领学生追求为精神生命的阅读。



阅读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手里拿着锤子,就会到处发现钉子”。周春梅认为:“ 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一个教师的敏感,就会发现可用到教学中的阅读材料如源头活水,取之不竭。” 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学生更在意课堂的“干货”是不是够多,因此她希望自己能更多更好地呈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对课文进行过细的、有些枯燥和牵强的过度解读。


教学中,周春梅有一个习惯:带学生看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后,会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比如北岛的诗选,对老师们来说,可能新鲜度不够,但对接触诗歌不多的学生来说,既有经典性,也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学生如果有偏爱的作品,还可以继续挖掘,实现更广泛深入的诗歌阅读。


周春梅在教学现场


像这样由一个具体的片段进入荐书环节,周春梅觉得比空谈阅读的益处更好。“谈论读书,不如直接读书”。老师直接摘取一枝一叶,让学生看到它的青翠美丽,TA可能会很迷恋,然后可能就忍不住去看看那棵树、那片树林、树林所在的广袤的原野,原野上的天空……会由一个片段走向一本书,再到一个作家,一个主题,再走向相关的另一些作家,另一些作品……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精神谱系


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她还是学校树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每周进行一个安静却有意涵的小型文学聚会;她和同事们还组织了“地平线读书社”,义务为家长、学生做报告、做咨询。无论是阅读教学的内容还是场合,她都尽力使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阅读的外延:无处不在


阅读的对象还可以延伸至更广的领域:读人,读生活,读世界


周春梅曾听一位主持人说到“要随时关注现场气氛,调整节奏”,她立马想到课堂也应如此,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把“人”放在第一位,调整课堂内容与节奏。


跟阅读相比,周春梅觉得生活更重要。一个教师如果能在阅读以外培养广泛的兴趣,对实实在在的生活、丰富的生命形态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她觉得更能给学生一种本质的热情,让他们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从稀松平常的语料中周春梅也能读出哲思:“以前我听很多歌就是一听而已,现在我想想好多歌词写得还蛮有道理,比如说《西游记》的主题歌里有一句,‘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后来一想对啊,有的时候,很多时候去想远方怎么样,其实路就在脚下,或者说路必须在脚下。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特别具体的生活事件里面……应该过好每一天。”


教学:关注每一个当下的自然生成


以诗唤醒诗,以诗情唤醒诗情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修订后,第一个专题是诗歌。怎么样在高中起始阶段唤起学生对诗歌以至文学的热情呢?周春梅觉得应当“以诗唤醒诗,以诗情唤醒诗情”。


上海女诗人陆忆敏的一首诗正切合周春梅教这个专题的心境:

我骄傲,我将要教你们伟大的诗。这些诗,将与你的青春相遇,留下长久的印记。

结合“青春和诗歌”这个主题,周春梅还想到自己曾看过一本北岛编的诗选《给孩子的诗》,她觉得北岛的序言写得特别好,正好切题。

我相信,当青春遇上诗歌,往往会在某个转瞬之间,撞击火花,点石成金,热血沸腾,内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来。

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那样不可重复。

学生分享现场创作的诗


去年南师附中开放日,一位网名“驮星星”的地理老师误打误撞进行了周春梅的课堂。第一节听的是她上的《白云一片去悠悠……》。这是一节诗歌写作课,他感叹:

整个课堂氛围、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都让我感到震撼。在这节课中我感到附中的孩子很有主见……对于每一首诗,学生总是乐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使这个观点可能和老师和班级其他同学不同……这点很少见。


每节课都是唯一的

听过周春梅上课的很多老师,对她温和中的精致灵秀印象殊深。她很在意教学品质,尽力追求最好的教学状态。有年长的同事常劝慰,课堂永远会有遗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这节没上好,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但周春梅并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她认为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时过境迁则难以弥补,故而她在意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她的教学有精神高度,取法乎上,同时细微之处都深思熟虑,唯恐学生理解错误。她认为教学上精力是不能少花的,因为每节课都面对四、五十双眼睛,“他们看着你,你没法混”。

周春梅在课堂现场


但同时,周春梅也很强调对学生的理解: “其实每一节课都上好非常地难。”“除了要求自己努力做好,也应该更多理解学生。”“你应该更多地想到学生一堂课都高紧张度地听其实非常累,所以偶尔走一点神都很正常,不要去苛求学生能呈现出那种特别‘完美’的状态”“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这‘胸襟’,也应当包含对学生‘不听讲而自己阅读或者睡一会儿’的尊重。”


和学生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周春梅的内心时刻充盈着为人师的幸福和对学生的博爱:“我真切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上天赐给我们这样的幸运,可以陪伴一群又一群的孩子,走过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见证他们的成长,也和他们一起追求心灵的成长、完整,一同追寻永恒的青春与梦想。我们不断成熟,却又永远年轻。”


周春梅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孤独,因此希望在教学中感受明亮,传递明亮,也借此照亮自己的生命;希望与学生一起直面谁都无法回避的人生之重,学会与之和解、共生。


“学生因为在课堂上渐渐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之后,会对我产生信赖……会把自己的情感,或有一些形而上思考和我分享。我觉得他们和我分享的内容是我很重要的一个教育资源。当然前提是我非常尊重学生个人的空间。”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周春梅也不会刻意掩饰什么,并和同学们说“遇到不快,我会去想或做一件让自己从心底笑起来的事。”并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同学们的交流抚慰了周老师的情绪,也让师生彼此的心灵都得到了治愈和成长。

周春梅在教学现场


周春梅觉得老师一定心胸要更开阔,或者说眼里看到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如果在她的课堂上能够唤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一种热情,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能不能让学生永远都不会忘记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某个部分。


“种种唤醒、种种点燃最后都变成了学生自我的一个唤醒和成长。所以我所理解教育的最核心就是‘点燃和唤醒’。……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一种唤醒。”


“我们能不能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些这样的‘点燃’?点燃学生,也点亮我们教师自己。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看见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样明亮起来,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幸福,难以言喻。”


吴非在为周春梅作的序中说:

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象,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当学生回望童年、少年和青春的教室,辽阔的空间尽是梦和诗……在小学和中学,学生如果能遇上几位学养高、有境界的启蒙之师,则非常幸运,因为此后未必再能遇到。


周春梅是受学生敬重的教师,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怀念她那“有光”的课堂,把师从于她作为美好的青春记忆。

如果附中、尤其是附中的语文组和周老师能让我决心成长为一个文学文化的爱好者、从业者并为之沉醉一生,这至少能让我坚信,《死亡诗社》里当年让我泣不成声的结局可以是真的,而现今日益功利化的高中教育制度下,也永远会有理想在萌生。


《一座秋山的落叶——记周春梅老师》——郑熙青(南师附中2002届学生)写于2011年


以纯粹营造辽阔的空间


周春梅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教书19年来,她从不收家长的礼物,也未做过一次有偿家教。这样的老师,也许会被许多人以为有“道德洁癖”,但于她而言,只是坚守了一位教师的底线:“如果我收了这些礼物,却在课堂上宣讲真善美,面对孩子纯洁的眼睛,我会有负罪感。我珍惜我的课堂,珍惜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尊严感,虽然可能因此被视为不近人情,也不愿妥协。”她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教师应有的形象,也是对学生很好的教育。


习惯独处的周春梅以读书思考为乐,她的教师生活比较“淡”,听闻涉及名利的话题,她会显出倦态,后来竟充耳不闻。有人感慨“周春梅天生要来做教师的”。在这个时代要保持教师的职业精神,不说付出代价,至少也要受些苦痛。但她认为“淡泊”不难,保持平常心也不难,放弃一些东西,就能开拓无限的空间;只要有书读,只要学生愿意多读书,作为教师就该知足了。她安静地读书、思考,有一个辽阔的心境,置身于讲台边,学生也就通过她的姿态,发现教室上方有灿烂的星空,四壁消失,辽阔的世界出现在面前。

周春梅在校园内


吴非有一段精彩的总结:

在一间辽阔的教室里,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学习,他们沉浸于想象和探索中,徜徉于惊奇和思考中,不把学习看成一段距离的“赛跑”,当然也就无所谓“起跑线”,学习也就没有“终点”。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学校之外还有更大的学校,走出教室之后处处都有课堂,学习仍在继续,人生不会下课。


这是周春梅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也是她相信的教育常识,她将一直在这间辽阔的教室里,也将一直在路上。



想更多地了解周春梅老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周春梅老师的全人教育工作坊。


还有其他三位提名奖老师的工作坊可供选择!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因为时间安排原因,每位报名者只能报名一场工作坊



点击阅读原文,还能了解更多“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和工作坊的详情。


8月15日,我们在北京等你来!


延伸阅读: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丨每一步的遴选,只为打造一片没有教育痼疾的理想田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及工作坊等你来!

伍松:什么是“全人教育”?

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

没有“全人”教师,何来“全人”教育丨“全人教育奖”三届回顾

张轶超等四位教师获第三届“全人教育奖”


编辑排版:周荻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